沉浸产业,也被称为“沉浸式经济”,涵盖了密室逃脱、剧本杀、沉浸演出、虚拟现实体验馆、沉浸换装体验馆、新媒体艺术展、沉浸冥想、光影艺术展、自拍艺术馆、沉浸室内主题乐园、沉浸旅游演艺、沉浸特展、情境景区等数百种代表性的沉浸业态。截至2023年,中国沉浸产业消费市场规模已达927亿元,投资规模上升至1,006.3亿元,总产值更是达到了1,933.4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400亿元大关。
“十四五”期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被写入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而以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沉浸式影视等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正成为拓展文旅产业发展领域的重要一步,将是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沉浸式产业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经济形态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经济业态,是体验经济的重要体现和发展方向,具有文化和科技高度融合、知识与技术密集、模式新、网红以及附加值高等特征。
沉浸式产业以沉浸体验产品为核心,以互动叙事、文化主题、空间营造、感官艺术、技术互动为生产要素,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态创新,多方位、全角度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进入互动叙事环境中,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人文、情感、情绪、审美、娱乐、成长、社交、幻想、逃避、自我展现和自我发现等体验价值,建立和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代入感和共情感。
随着以 90 和 00 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登上文化消费的主流舞台,他们将社交搬上互联网,将体验搬入元宇宙,各种沉浸式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大量涌现,沉浸式展览、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实景剧本杀、沉浸式景区……从室内到室外,万物皆可沉浸式,尤其是在文旅行业,涌现了许多展现地域特色,弘扬优秀文化,增进大众审美体验与艺术鉴赏能力的优秀项目,成为了游客“必打卡”项目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唐文化元素为依托,充分结合影视剧的剧情、人物、道具、故事特色,在室内深度营造大唐长安市井的沉浸式文化生活场景。通过“观听演品玩购”深度结合,在这里过传统节日,赏四时美景,让观众更加沉浸地来到街区做一回真正的唐朝人。
江西的《水木浮梁》大型沉浸式墙体光影秀,以古城门楼为载体进行光影架构,通过《浮梁缘起》《瓷源茶乡》《丝路源典》《古往今来》四个篇章,用光影科技活化演绎浮梁1300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茗茶之乡、丝路古县的发展历程。
作为长江上的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自公演以来,知音号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新地标,以知音文化为灵魂,以大汉口长江文化为背景,在演出中使用了倒叙、插叙及人景互动等电影表现手法,用电影的方式打造互动体验剧,生动展现大武汉的当年文化。
成都的火锅巴士,带来了以巴士为新视角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模式,一站式呈现热辣鲜香的火锅、慵懒舒缓的音乐、充满故事的小街小巷等热腾腾的“烟火气”场景,实现交通、文旅、餐饮、娱乐等多种消费业态的跨界融合,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看万邦来使,在环球影城与变形金刚互动,在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一次沉浸式闯关……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各种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持续“出圈”,沉浸式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有的30多种沉浸式新业态和产品,几乎覆盖了文化旅游新兴消费的所有领域,可以说无处不可以沉浸,无时不可以沉浸,无人不可以沉浸。
那如何把握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新特点、新趋势,用好新技术、新模式,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迈向新高度、实现新突破?
一、文化性
景区要做到让游客“来了就忘记回去”和“走了依然回忆连连”的旅行体验,一方面立足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彰显传统文化的精品IP,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关注当下潮流动向,如汉服文化、动漫文化、COSPLAY、游戏文化等,抓住游客兴趣点,定期推动文旅业态、场景、消费的创新升级。
二、科技化
科技是文化艺术的创新语言,借助数字技术如:VR、AR、超高清无人机技术……以游戏,情境感音频视频、戏剧、游乐设施、装置性空间展览等作为输出途径,打造沉浸式旅游新场景。游客们可以“穿越”到历史的长河中,与古人对话,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也可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自然亲密互动,领略祖国的壮丽,全身心沉浸在虚拟与真实交织的世界中。
三、故事感
成功的沉浸式的项目不能一味的依赖技术带来的刺激,其背后蕴含的行为心理、设计思维、叙事哲学、人文关怀更值得我们思考与重新审视,讲好故事很重要。沉浸式作品致力于在故事设定内为参与者提供一种临场感,且这种临场感通常是有意义的,受众进而被创造者传递的理念和精神所感动。
四、角色化
在沉浸式作品中,观众是整个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者和作品本身完全或几乎没有分别。无论是通过演员表演还是由技术、布景,还是其他效果呈现,沉浸式作品都需要让观众角色化,与作品融为一体,并确保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是作品里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五、交互式
沉浸式娱乐通过从多方位、全角度调动参与者的注意力来建立和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联系感,从本质上改变参与者与作品内容互动的方式。这种“完全投入” 的状态对参与者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体验,往往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深度参与不仅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单一观光模式,而且提升了游客旅游的趣味性和记忆点。
六、网红化
流量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从之前的文旅局长出镜代言,到如今用网络平台“借势营销”,如何基于这些新媒体社交平台与旅游的高度关联性,进行文旅营销,已经是景区营销必须要关注的重点了。网络时代要有网络意识、受众意识,构建旅游新媒体营销矩阵,利用网络力量打造“网红景区”,才能抵达人心、打动人心,收获掌声。
沉浸式文旅是复合式业态,作为一家专注于城市夜环境、夜文化、夜经济的文化科技公司,信达电通环境科技集团拥有央视知名导演、公共艺术大师、商业运营专家、城市更新专家、MCN机构创始人……国际一流的专家团队,通过跨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与力量,合力打造多元化的沉浸式体验,探索出以“文化IP+旅游+科技”为核心的特色文旅产业模式,让游客以“在地化”的姿态,全方位体验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生活,完成一场治愈之旅。